身為一個看到美食就邁不開腿、聞到香味就口水直流的超級吃貨,我對「蔥香雞排」的熱愛,簡直可以寫成一部奮鬥史了!記得第一次在夜市被那股濃鬱的蔥香勾住,咬下酥脆外皮、感受多汁雞肉在嘴裡爆發的瞬間,我就知道這輩子跟它沒完了。但講真的,外面賣的,油質好不好?醃料夠不夠味?蔥花給得大不大方?常常讓我心裡打個問號。重點是,每次吃完那個罪惡感啊... 所以,我下定決心要自己搞定它!經過無數次實驗(還有幾次差點把廚房炸了),終於被我摸索出一套在家也能輕鬆複製、甚至更好吃的獨家蔥香雞排秘笈,今天一次大放送!
目錄
蔥香雞排的靈魂配方:我的私房實驗筆記
別以為蔥香雞排就是雞排加蔥花那麼簡單!好吃的關鍵,藏在醃料和炸粉的比例裡,差一點點,風味就差很多。我試過超多網路食譜、問過老師傅,綜合出來的這個版本,蔥香夠勁、鹹甜適中,吃過的都說比外面還讚!
醃料黃金比例:讓雞肉從裡香到外
醃料是蔥香雞排美味的根基!我試過只用醬油太死鹹,單靠米酒又嫌香氣不足。最後調整出這個黃金組合,讓雞肉徹底吸收風味,連纖維都充滿蔥蒜香:
材料 | 份量 | 關鍵作用與心得 |
---|---|---|
臺式醬油 | 3大匙 | 鹹香基底,選甘醇不死鹹的醬油膏更佳(推薦金蘭或萬家香陳年醬油,味道比較醇) |
米酒 | 2大匙 | 去腥提鮮,讓肉質更嫩(一定要用料理米酒,別用料酒味道太重) |
蒜末 | 5瓣 (約1大匙) | 不可或缺的辛香,爆香後再醃更讚 |
薑末 | 1小匙 | 溫和辛香,平衡蒜辣 |
五香粉 | 1/4小匙 | 增添層次風味,但千萬別手抖加多,會搶戲(這是我第一次失敗的主因,加太多變滷肉味) |
白胡椒粉 | 1/2小匙 | 經典臺式風味 |
糖 | 1大匙 | 中和鹹度,引出鮮味(二砂或冰糖粉效果最好) |
香油 | 1小匙 | 畫龍點睛的香氣(最後再加) |
全蛋液 | 半顆 | 幫助裹粉更服貼,肉質更嫩滑(這招是跟便當店老闆偷學的) |
獨門蔥醬:蔥香爆發的秘密武器
老實說,光靠醃料裡的蔥花,香氣真的不夠「衝」!我發現一定要額外做一個蔥醬,在炸好後立刻淋上,那個吱吱作響的聲音和瞬間爆發的蔥香,才是蔥香雞排的靈魂高潮!我的做法超簡單:
- 新鮮青蔥:至少3根,取蔥綠部分(蔥白留著炒菜別浪費),切得越細越好(考驗刀工的時候到了!)。
- 熱油:約3大匙,沙拉油或耐高溫的葡萄籽油都可以(千萬別用橄欖油,味道不合)。
- 鹽:一小撮(真的只要一點點提味)。
把切好的蔥綠和鹽放在耐熱碗裡。油加熱到微微冒煙(大約180度),然後「唰啦」一聲淋上去!那個香氣,聞到就餓了。這步驟建議在雞排快炸好前準備,淋上去時熱度夠,蔥香才逼得出來。我試過先做好放涼,香氣真的差很多。
食材挑選學問大:選對了成功一半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要做出一塊完美的蔥香雞排,食材真的不能隨便!尤其是雞肉部位,選錯了,再好的醃料也救不回來。
雞肉部位大比拼:誰是蔥香雞排的最佳拍檔?
我試過用雞胸、雞腿排、甚至雞里肌來做蔥香雞排,心得滿滿:
部位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度 | 個人心得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雞腿排 | 肉質軟嫩多汁、油脂豐富 | 需去骨、較厚需拍打或劃刀 | ★★★★★ | 首推!口感最好,怎麼炸都不容易柴。帶皮更香,但去皮熱量低些。去骨小麻煩,但為了美味值得!(超市有賣現成去骨腿排) |
雞胸肉 | 低脂、形狀平整 | 容易乾柴,需更小心醃漬與控制炸的時間 | ★★★☆☆ | 追求健康可選,但務必拍鬆+醃久一點(至少2小時)。炸過頭就像啃木頭,失敗率較高(我搞砸過好幾次...) |
棒棒腿 | 帶骨啃食樂趣高 | 形狀不規則較難裹粉均勻,骨頭附近易生 | ★★☆☆☆ | 適合喜歡啃骨頭的人,但要做成標準蔥香雞排的樣子有難度,裹粉易脫落。 |
雞里肌 | 非常軟嫩 | 太小塊、肉量少、不易裹粉 | ★☆☆☆☆ | 完全不推薦!太小塊了,炸起來沒氣勢,吃不過癮。做蔥爆雞柳比較適合。 |
所以,結論非常明確:帶皮去骨雞腿排是製作蔥香雞排的王者! 肉厚、多汁、耐炸,完美承載醃料與蔥香。
辛香料挑選:新鮮就是王道
- 青蔥:一定要選蔥管飽滿挺直、蔥綠鮮豔、蔥白潔白的!捏起來硬挺有水分,蔥鬚不要乾枯。蔥綠越多,做出來的蔥醬才夠香濃。我曾經貪便宜買到軟趴趴的蔥,香味差超多,悔不當初。
- 大蒜 & 薑:蒜頭選飽滿結實、沒有發芽或黴點的。薑則要表皮光滑、摸起來緊實不皺縮、沒有奇怪斑點。爛薑的可怕味道,會毀了整鍋醃料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...)。
- 其他粉料:五香粉、白胡椒粉盡量買小包裝,開封後記得密封儲存,香味才不會跑掉。受潮結塊的粉,風味大打折扣。

手把手教學:做出完美酥脆蔥香雞排
好啦,食材備齊,醃料調好,重頭戲來了!油炸看似簡單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油溫控制、裹粉技巧,都是決定你的蔥香雞排是「夜市等級」還是「失敗黑暗料理」的關鍵!
前置作業:醃漬與按摩
1. 處理雞肉:雞腿排洗淨後,用廚房紙巾「徹底」擦乾!這點超重要,水分是裹粉的大敵。我會用肉鎚或刀背稍微拍打肉較厚的部分(尤其是雞腿排連線處),讓厚度均勻一點,也更好入味。在肉比較厚的地方,用刀尖輕輕劃幾刀(別切斷),幫助醃料深入。
2. 醃起來!:把調好的醃料(蒜末、薑末、醬油、米酒、糖、五香粉、白胡椒粉)倒進裝雞肉的袋子或大碗裡。開始用「愛」的魔力(其實是雙手)給雞肉馬殺雞!用力抓捏按摩至少5分鐘,確保每一寸肉都被醃料包裹。最後加入香油,稍微拌勻就好。
3. 等待入味:封好放冰箱,至少醃漬「1小時」(趕時間的話),但強烈建議醃過夜!真的差很多,味道會完全滲透進去。我試過只醃半小時,炸出來裡面味道就很淡,失敗。
裹粉定勝負:酥脆外皮的關鍵步驟
終於要上粉了!這步驟直接決定你的蔥香雞排外皮是「金黃酥脆」還是「軟爛脫皮」。我試過幾種粉,最成功的是「乾濕乾」三重奏:
1. 第一層:低筋麵粉。把醃好的雞排從袋子拿出來,稍微瀝掉多餘醬汁(不用完全乾,讓它有點濕黏感)。均勻地沾上一層薄薄的低筋麵粉。這層粉是幫助後面的濕粉附著。
2. 第二層:蛋液。打散剩下的半顆蛋(或另打一顆),把沾了低粉的雞排放進去,兩面都均勻裹上蛋液。記得要讓多餘的蛋液滴掉。
3. 第三層:地瓜粉(這是酥脆的靈魂!)。準備一個大盤子,倒入「粗顆粒的地瓜粉」。把裹好蛋液的雞排放上去,兩面用力按壓,讓地瓜粉緊緊黏附!按完拿起來,輕輕抖掉多餘的粉。重點來了:靜置反潮!放在網架上約5-10分鐘,讓粉殼稍微吸收一點水分變濕潤,這樣炸的時候才不容易脫落。這個步驟我當初不信邪跳過,結果一下鍋粉掉一堆,油鍋慘不忍睹...

油炸實戰:溫度控制是核心
最緊張的時刻到了!油溫不對,前面努力全白費。你需要一個深鍋和一支廚房用溫度計(沒有的話,滴一點粉漿測試也行,但要小心)。
1. 熱油:鍋中倒入足夠的油(至少要能蓋過雞排一半深度),開中火加熱。目標油溫:160-170°C(中溫)。怎麼判斷?插溫度計最準。沒有的話,丟一小塊地瓜粉進去,如果粉馬上浮起並開始冒小泡泡(不會馬上焦黑),就差不多。
2. 初炸定型:拎起雞排,讓多餘的粉掉落(減少油渣)。輕輕地、順著鍋邊滑入油鍋!千萬別用丟的,油會噴濺燙傷!(我被燙過好幾次,血淚教訓)。一次不要炸太多塊,油溫會降太快。炸約5-7分鐘,中途可以翻面一次,直到外殼定型、呈現漂亮的金黃色。這時雞排還沒全熟。
3. 起鍋瀝油:用夾子夾起雞排,放在網架上瀝油。讓它休息一下,同時準備拉高油溫。休息個3-5分鐘,讓雞排內部溫度稍降,等一下高溫炸時才不會外面焦了裡面還涼的。
4. 高溫搶酥:把火轉大,讓油溫升高到180-190°C(高溫)。把雞排再次下鍋!這次時間短,約40秒到1分鐘,目的是把外殼炸得更加酥脆,同時逼出多餘油份。看到顏色變更深、泡泡變小變細密就差不多了。夾起來瀝油,聲音聽起來都會更清脆!
畫龍點睛:淋上靈魂蔥醬!
炸好的雞排放在砧板上(下面墊張廚房紙巾吸油),趁熱!立刻!豪邁地淋上我們剛做好的滾燙蔥油!「滋~~~」那個聲音和香氣,簡直是天堂的呼喚!稍微靜置1分鐘讓香氣融合,再切塊(不切整塊啃更爽)。這熱油一淋下去,蔥香雞排的靈魂瞬間覺醒!沒淋這醬,頂多叫炸雞排,不能叫蔥香雞排啦!
成功秘訣與血淚教訓大公開
做到這裡,你的蔥香雞排應該金光閃閃、香氣四溢了!但為了讓大家少走點彎路,分享我一路炸過來的心得(和炸壞的經驗):
- 油溫是命脈! 寧可買支便宜的油炸溫度計(幾百塊就有),勝過浪費一堆寶貴食材。油溫太低,粉衣會吸超多油,吃起來噁心又油膩;油溫太高,外殼焦黑裡面還沒熟(我的第一塊成品就是這樣報銷的...)。
- 裹粉按壓要確實! 按壓地瓜粉時要用點力,讓粉粒嵌入蛋液層,這樣炸的時候才不會整片剝落。輕輕沾一下就起來,炸的時候你會看到粉殼在水中游泳...
- 靜置反潮不能省! 這是讓粉殼和雞肉更緊密結合、炸時不易分離的關鍵步驟。趕時間的後果就是「粉是粉,肉是肉」。
- 二次搶酥超重要! 第一次炸熟,第二次炸脆!少了第二次高溫搶酥,外皮容易回軟,不夠「喀滋喀滋」。這步驟也讓雞排吃起來比較不油膩。
- 蔥醬熱油淋! 蔥綠一定要切細,熱油溫度要夠高(看到微微冒煙),淋下去瞬間的香氣才夠「衝」。溫溫的油淋下去,效果差十萬八千里。

蔥香雞排 Q&A
Q1:沒有溫度計,怎麼判斷油溫?
最簡單測試法:筷子插入法。拿一隻乾燥的木筷子(或竹籤),插入油中央。如果筷子周圍立刻冒出很多細密的小泡泡(像汽水那樣),油溫大約在160-170°C(適合初炸)。如果泡泡非常劇烈密集,甚至發出滋滋聲,大概就180°C以上了(適合搶酥)。丟一小塊地瓜粉進去,如果馬上浮起並持續冒泡(不會沉底或焦黑),也是合適的中溫。
Q2:可以用氣炸鍋做蔥香雞排嗎?
可以!但風味和口感跟油炸還是有差。做法:雞排醃好、裹粉步驟相同。裹好粉後,表面「均勻噴」或「刷」上一層油(這點很重要!)。氣炸鍋預熱200°C(392°F),放入雞排,氣炸約12-15分鐘(視厚度),中途翻面一次。時間到後拉高到200-210°C再氣炸2-3分鐘搶酥。最後一樣趁熱淋蔥油。口感會比較乾爽,但酥脆感略遜油炸,少了點「罪惡的香氣」。
Q3:吃不完的蔥香雞排怎麼儲存加熱?
炸好的蔥香雞排建議「當餐吃完」最讚!如果真的吃不完:
- 儲存:完全冷卻後,密封放冷藏(1-2天)。
- 加熱回酥:千萬別用微波爐!會變軟爛。最好的方法是:
1. 烤箱/氣炸鍋回烤:預熱180-190°C,烤約5-8分鐘,中途翻面,直到外皮恢復酥脆、裡面熱透。
2. 平底鍋乾煎:鍋裡不用放油(或噴一點點),中火加熱,把雞排放入,兩面乾煎到熱透酥脆。加熱後再淋上一點點新鮮蔥油,香氣會回來一些!不過講真的,再怎麼加熱,風味還是比不上現炸現淋蔥油的新鮮貨啦!